疑病症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振元法治疗疑难病症有特殊功效 [复制链接]

1#
百癜风 http://www.jk100f.com/baidianfengzixun/huanzhetiandi/dianxinbingli/11755.html

气功振元法是笔者在中医按摩实践中,挖掘古代气功疗法发展的一种外治方法。数年来对二百余例患者治疗观察,证明其对许多棘手的疑难病症:如冠心病、肝炎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病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萎缩性胃炎、心脑疾病、男女更年期综合症、久治不愈的颈肩腰腿痛、缠绵难治的外感病、癌症术后等,有特殊治疗效果。振元法的作用主要可归纳为三方面:(1)调元阴元阳复正气以祛邪;(2)通气活血使邪去正安;(3)以里促表,标本兼顾。

一、振元法操作手法

1.振元法以深厚的气功为根基实施治疗,施术者静心运气于手心(劳宫穴),以有热感,手心处温度高于他处皮肤温度为度。

2.让患者自然平卧,施术者手心(左右皆可)对准患者正脐下至耻骨横放二分之一处。

3.五指呈伞骨状,向脐部方向伸展,掌根在耻骨方向,骨根轻贴皮肤,五指头部扣住肌肤如抓物不使脱落状。

4.掌心贴肤一起一落,并不停的颤动,每分钟二百次左右,术者手心如有物相吸,其引力越强越佳。患者局部皮肤有热感,然后腹内微鸣,继之觉腹内有一股气流上至中脘部下及会阴放射感,且觉精神松弛,欣慰异常,甚至卧静而思眠。持续施术20~30分钟,此种状态效果最佳。

二、治疗机理

1.治脏腑、调理阴阳扶正祛邪。其机理主要是双向调节作用,即调理阴阳,扶助了人体元气,施术部位是脐下,是肾间动气所在之位,《难经八难》说:“诸十二经脉者,皆系于生气之原,所谓生气之原者,谓十二经脉之根本也,谓肾间动气也,此五脏六腑之本,十二经脉之根,呼吸之门,三焦之原,一名守邪之神”。振元法调动了肾间动气,使人肾气旺盛、阴阳调平衡,就达到了治病的目的。

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

高××,男,40岁,医院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,已十年,面色淡黄,体重50公斤,每次饮食只能半饱,稍食辛辣、硬、冷食物即脘腹部胀闷疼痛加重持续数日,天气冷热稍有变化即感冒月余不退,动辄气喘,出冷汗。整天昏昏欲睡,明显呈未老先衰之状,“三九胃泰、摩罗丹、得乐冲剂”等常年不离口。

患者从94年11月接受“振元法”治疗,开始每日一次,每次三十分钟,一周后改为每周治疗三次,三月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,饮食正常,体重由50公斤增至60公斤。一年多来,能正常上班,未请过病假。

2.通气活血健筋骨

振元法对脐下肾间动气的治疗,能够通行十二经脉,所以筋骨肌肉方面的疾病亦可好治愈或好转,《图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》说“若五脏元气通畅,人即安和”,“不遭形体有衰,病则无由入其腠理”,朱丹溪也说“气血冲和,百病不生,一有拂郁,万病生焉”。而振元法特色就在一个通字,而能使正气在“通”中恢复,邪气在“通”中驱祛,对高血压中风遗症的半身不遂、坐骨神经痛症包括骨质增生在内的颈肩腰腿病症,皆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,现举例如下:

治疗高血压中风遗症

陈××,男,66岁,退休工人,患者于94年高血压脑溢血中风,经医院抢救脱险后,后半身及下肢不能活动,同时患侧肌肉渐萎缩,二便不利,语言不清,口角时时流涎,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。患者于94年12月接受振元法为主治疗,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时,一月后,下肢觉温度上升,口角流涎停止,二便渐调,但仍不能单独活动。二个月后,能独自攀扶活动,肌肉萎缩减轻,患者信心大增。三个月后可以独自扶杖从三楼到平地上下活动,生活基本能自理。本例患者除以振元法为主外,患者还服用了华佗再造丸与大活络丸,其它兼用的手法有局部患部按摩等。

3.治里促表祛外感

振元法虽为固本扶正为主旨,对久治不愈的外感疾病也有一定殊效,正如《难经》所说的肾间动气一为“守邪之神”这个邪当然包括外感。故在临床上我对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反复外感者、顽固性过敏鼻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腹泻者及外感发烧长期不退,及其它缠绵不愈的外感患者,皆通过振元法凑效。举例如下:

治疗长期低烧腹病症(湿温症)

杨×,女,17岁,学生,患者于95年9月底发烧咳嗽,时有畏寒,鼻塞,大便次数多,有呃逆恶心感,后又出现阵发性腹痛,西医入院治疗,P80/S,BP/70毫米汞柱,心肺Q腹部柔软,B超肝、胆、脾、胰、肾、妇科部位皆Q体温始终波动在36.5℃至37.5℃之间,94年曾行“阑尾切除术”,先后按胆系感染,术后,肠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综合症等症治疗,皆效果不大,也未找出明显的阳性指标。多方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但仍然每晚低烧与平时下腹部疼痛。施用振元法一周后体温降至正常,腹痛明显减轻。后嘱其加服藿香正气丸,并连续用振元法治疗三周,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,低烧与腹痛症状已全部消失。

体会:中医理论认为:“百病不愈,唯益脾肾。”通过调整脐下肾间动气,达到扶助正气,丹田一通百络皆通之目的,使许多顽疾收到殊效。(储国友等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